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前沿理論 > 正文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法律風險識別及應對策略(3)

三、“一帶一路”建設中法律風險的應對之策

進行任何一項投資貿易活動都存在風險,關鍵在于對風險的認知和管控。有效應對“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法律風險,應從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入手。

政府既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倡導者,又是該戰略的組織者、引領者和實施者。因此,政府應是法律風險的宏觀管控者。政府的應對之策主要有:

1.簽署雙邊或多邊投資保護協定,實現沿線國家法制協同。為實行投資貿易便利化,消除投資貿易壁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必須加強法制協同,通過與投資伙伴國簽訂雙邊或多邊協定,掃清因沿線國家法制不統一的法律障礙,為海外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目前,中國已同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卡塔爾、科威特等國簽署了與“一帶一路”建設有關的合作協議。已同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國簽署了12個自貿協定。這些雙邊或多邊貿易投資合作協議既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引領力量,又是消解“一帶一路”建設法律障礙的有效手段。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些雙邊和多邊投資與貿易合作協定,盡可能通過簽訂項目合同、合營合同等方式,將合作各方的權利義務予以明確、細化,從而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2.建立海外投資貿易咨詢、指導、服務機構及相關制度。一是探索建立促進“一帶一路”投資貿易的專門機構,對相關投資貿易活動提供規劃咨詢、指導服務、跟蹤監督;二是建立“一帶一路”信息管理制度和“一帶一路”大數據庫,通過數據收集、編碼、加工以及系統化,實現數據信息的同步化和全覆蓋,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強大的數據信息支持;[10]三是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法律政策的有效對接。[11]在不同投資貿易領域,各國的管理制度和規范千差萬別,在制度未對接到位的情況下,相關部門應提醒投資貿易方注意做好前期調研,主動適應制度性落差,防止陷入“制度陷阱”;四是政府相關部門應定期編制“一帶一路”投資貿易國別指導目錄、發布國家風險報告,指導人們理性開展海外投資貿易活動。

3.加強風險評估、預警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風險管控專項培訓。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應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和人員,組建專業化的法律專家團隊深入“一帶一路”支點城市和沿線國家進行科學調研,專題研究“一帶一路”建設可能涉及的投資、貿易和金融法律風險問題,全面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法治環境,充分評估投資貿易伙伴的資產經營、產業運營、法律資質、經營范圍等方面的現狀,制定出一系列法律風險防范策略和辦法。通過各種有效便利的方式為海外投資實務部門和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海外投資項目風險管理培訓。

4.優化創新海外投資保險制度。我國已由中國信用保險公司建立起了海外投資保險制度,但是,該公司海外投資保險的險種非常有限,難以滿足“一帶一路”建設法律風險防范需求。因此需要通過創新保險制度,鼓勵相關保險機構擴大其業務范圍,提升其保險能力,以滿足我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保險需求。

企業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直接參與者,是法律風險的微觀管控者。企業的應對之策主要有:

1.學習和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避開法律“雷區”。長期以來,人們對發達國家的法律較為重視,介紹和研究較多,但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不發達國家的法律關注不夠。“一帶一路”戰略涉及的60多個國家中大多數都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許多國家的法律體制還不盡完善,人治多于法治,部分國家還有被殖民的歷史,其法律制度比較復雜,我們對中亞、南亞和西亞等國家的法律和政策知之甚少。因此,學習和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和政策,就成為防范“一帶一路”法律風險的首要前提。

2.自覺遵守所在國法律制度,嚴格依法經營。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時出現的問題,很多都是由于沒有遵守當地的法律和政策造成的。因此,中國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時,一定要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自覺履行法律賦予的義務,與當地政府和民眾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樹立中國企業的良好形象,這樣才能有效促進投資貿易。

3.合理利用國際貿易規則,科學評估爭端解決機制。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投資貿易沖突和摩擦可能增多。企業應從被動應訴,變為主動利用各種國際貿易規則和法律機制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沿線許多國家,如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拉克、黎巴嫩等都不是WTO成員方,這些國家將不受WTO關于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約束。此外,還有一些國家不是《紐約公約》締約國,這就意味著針對這些國家的投資貿易爭端,即使通過國際貿易仲裁取得了有利于我方的裁決,但其承認和執行仍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當糾紛無法避免,形成國際法問題時,一定要認真評估各種爭端解決機制的利弊,正確選擇和確定應對之策。

4.善于利用中介機構,加強盡職調查。企業要強化風險意識,改善信息管理方式,注意信息搜集、信息分類、信息分析和信息應用。加強與其他利益相關方溝通,充分利用國外中介機構,對投資貿易方的國別環境、行業和項目進行盡職調查,提高自身風險防范意識。企業在海外投資后,應當立即聘請當地律師,與企業法律服務人員協同配合,做好法律風險防范工作。

(作者:李玉璧,西北師范大學中亞研究院研究員;王蘭,西北師范大學中亞研究院副研究員)

[參考文獻]

[1] [法]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第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81.

[2] 王義桅.“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5.

[3] 包運成.“一帶一路”建設的法律思考[J].前沿,2015(1).

[4] 趙大程.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法律服務[M].人民日報,2016-11-17.

[5] 李玉璧.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國際比較及政策建議[J].思想戰線,2005(5).

[6] 劉敬東.“一帶一路”戰略的法治化構想[N].經濟參考報,2015-04-28.

[7] 王 錚.嚴防海外金融投資風險[J].上海國資,2008(18).

[8] 厲以寧等.讀懂“一帶一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09.

[9] 韓秀麗.中國海外投資中的環境保護問題[J].國際問題研究,2013(5).

[10] 趙可金.“一帶一路”:從愿景到行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294.

[11] 夏文斌.絲綢之路經濟帶視角下的向西開放[N].光明日報,2015-06-25.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光菊]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