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重大問題研究 > 國際觀察 > 正文

歐洲經濟轉型和復蘇步履維艱(2)

第三,業已形成的改革機制和藍圖如“財政契約”、“銀行聯盟”等如何真正落實,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差距如何填平,這些問題涉及長期主權讓渡和短期相互協調,都不是輕易能解決的事情。改革轉型需要有魄力的政治家,而當下面對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歐洲一些政要表現猶豫、應對無方,致使民意彷徨,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排外、疑歐思潮泛濫,各種抗議活動此起彼伏。

歐洲經濟外部環境也存在諸多不利或不確定性因素。金融危機后,國際金融監管和國際貿易體系的全球治理新秩序仍未完全建立。多哈回合談判陷于停滯,歐盟要完成與美、日的雙邊自貿區談判也將耗費時日。美、歐“再工業化”政策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對沖和競爭,美國經濟復蘇也會吸引大量資金回流,可能打亂歐洲復蘇節奏。日本安倍政府施行擴張性的“安倍經濟學”,日元對歐元大幅貶值,對具有產業和出口同質性的德國等國造成巨大威脅。

開放的經貿環境:歐洲經濟復蘇重要驅動力

歐債危機中,歐盟以外的市場日益成為拉動歐盟復蘇的重要驅動力。從出口來看,2010年,歐盟對區域外的出口增長了22.9%,遠遠高于區域內出口增長15.6%的水平,其中對新興國家出口更是漲幅驚人,對巴西、中國出口增長分別達到44.6%和37.2%。從投資來看,2008年到2011年,在內部需求下跌的同時,歐盟對外直接投資逆勢上揚,增幅達50%。事實證明,當歐盟本身經濟復蘇乏力之際,開放的經貿環境是歐盟經濟企穩和復蘇的基本條件和重要驅動力。

迅速發展的經貿合作使中歐雙方實現了互利共贏。歐盟連續多年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重要的外資來源地和技術提供方,累計占中國技術引進總額的一半左右。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中國對歐投資增速喜人。截至2011年,中國對歐直接投資存量約200億美元,提供就業崗位約5萬個。吉利收購沃爾沃、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堪稱中歐投資合作的典范,僅吉利收購沃爾沃就為歐洲保住了1.6萬個就業機會,這對困難中的歐洲經濟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今后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約5000億美元,對歐洲來講,這意味著無窮的商機。中國正在加快推進的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需要大量引進歐洲的經驗和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金融服務、醫療和社保等重點領域是歐洲所長,歐洲可以大有作為。中瑞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堪稱互利合作的榜樣。

隨著歐債危機的持續,歐洲的貿易保護主義也有所抬頭,對華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調查有所增加,經貿訴求漸增。但是,在產業分工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貿易保護主義損人又不利己,改革創新才是正途。以歐委會對華光伏產品“雙反案”為例。6月4日,歐委會宣布對中國輸歐光伏產品分階段征收臨時反傾銷稅,遭到包括德國、英國和荷蘭等2/3歐盟成員國及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強烈反對。據瑞士巴塞爾預測研究所估計,如歐委會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稅率達60%,則3年內因中國產品退出引發的光伏產品價格上升、需求下降及歐洲上游供貨企業受損,將導致歐盟失去近24.2萬就業崗位,損失270億美元“附加值”。“雙反案”也將使中國企業遭受損失,結果是兩敗俱傷。歐方應審時度勢,通過談判磋商解決爭端,營造開放的貿易環境,為其進一步復蘇提供動力。

(作者: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常妍(實習)]
標簽: 歐洲經濟   轉型   復蘇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